已下达73亿元!这项工作将吸纳20余万人家门口务工就业
发布时间:2023-06-13 12:13:46 来源:工人日报

两部门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73亿元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2日消息,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联合财政部分批下达2023年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73亿元,占年度拟下达投资规模的90%以上。

支持中西部20余个省份实施2000余个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全面提高至30%以上,并依托项目广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资产折股量化分红等新赈济模式,吸纳更多困难群众特别是农村脱贫人口、易返贫对象、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资料图】

项目实施后,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0余亿元,吸纳带动20多万困难群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坚守“赈”的初心,坚持把解决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问题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快下达2023年度剩余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督促指导有关省份加快项目开工建设,抓实抓牢群众务工组织和劳务报酬发放等工作,充分发挥以工代赈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主要目的是什么?

一是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就近就业难题。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三是补上“三农”短板,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四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扶志扶智结合。

受益主要对象有哪些?

以工代赈工作受益对象主要是当地群众,重点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等。

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工作方案》,旨在重点工程建设领域,进一步发挥“赈”的独特作用,以更大力度带动群众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增收。

哪些人员优先吸纳?

组织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参与务工,优先吸纳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

培育壮大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提高当地群众劳务组织化程度。

有哪些以工代赈岗位机会?

交通领域: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和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沿边抵边公路,港航设施,机场,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等。

水利领域:水库建设、大中型灌区新建和配套改造、江河防洪治理等。

能源领域:电力、油气管道、可再生能源等。

农业农村领域: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城镇建设领域:城市更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排水防涝、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保障性住房、县城补短板强弱项、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公共服务项目等。

生态环境领域:造林绿化、沙化土地治理、退化草原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河湖和湿地保护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水生态修复等。

灾后恢复重建领域:基础设施恢复和加固、生产条件恢复、生活环境恢复等。

劳务报酬怎么发?

相关地方人民政府要督促项目施工单位尽量扩充以工代赈就业岗位,合理确定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标准,尽可能增加劳务报酬发放规模。

施工单位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用工名册和劳务报酬发放台账,经务工人员签字确认后,原则上将劳务报酬通过银行卡发放至本人,并将劳务报酬发放台账送县级相关部门备案。坚决杜绝劳务报酬发放过程中拖欠克扣、弄虚作假等行为。

重点工程项目业主单位要在设计、招标投标过程中明确以工代赈用工及劳务报酬发放要求,在工程服务合同中与施工单位约定相关责任义务。

没有工作经验怎么办?

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各类符合条件的培训资金和资源,充分利用项目施工场地、机械设备等,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联合施工单位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

探索委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院校开展培训,提升当地群众中小型机械设备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水平。

依托实施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为重点工程项目提前培养熟练劳动力。

《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全面修订201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次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明晰以工代赈政策实施范围、受益对象、建设领域和赈济模式,强调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群众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等政策目标,进一步完善了以工代赈投资计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具体要求,并新增了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等内容。

2022年,各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和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已带动超过500万名群众实现就地务工,人均增收超过8000元,对农民就业增收产生了明显效果,充分发挥了“赈”的实效。

戳下图了解详情——

◆观点解读◆

我们现在为什么还需要“以工代赈”?

也许有人还有疑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必要保留以工代赈这种促就业手段吗?这就要看到,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充分就业,需要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因历史和现实因素,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劳动技能缺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以工代赈在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平等就业的权利、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近期,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就业问题仍存在挑战,欠发达地区的就业困难群体尤其是刚摆脱贫困的人群对以工代赈有着现实需求。仅2022年一年,全国就有500多万名群众受益于这项政策,人均增收超8000元。

对以工代赈的讨论,断章取义、过度解读自然不可取,但这种争议也提醒我们:一方面,以工代赈不是万能的,破解就业难根本上还要依赖市场的作用,尤其要注重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把以工代赈这件好事办好,要加强监管力度,紧盯项目审批、劳务用工、资金使用、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目标人群,切实发挥托底民生促发展的作用。

(综合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发展改革委、央广网、农民日报等)

----------------------------

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 第639期

往期文章:

因“饭量太大”入职两天被解雇?“劳动碰瓷”使不得

《双向奔赴》——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⑤:暖途

住房公积金一年缴存近3.2万亿元,用在哪了?

《双向奔赴》——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④:奔跑

《双向奔赴》——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③:传递

标签: